Stock App

目前已經用過許多股票相關的 App ,想來分享一下目前使用的各家的好壞,及評分

這次會介紹的會有國泰證券,富邦證券,元大證券,口袋證券,及永豐金證券

先說評分方式,手續費(4),使用者介面(3),定期定額,質押,融資,匯播等等整合易用性(3),總分 10 分,由爛的開始

TLDR

我覺得App 做得最好的是口袋證券口袋台股(app 及手續費),及永豐金大戶投(app 及線上匯撥),投資先生 (app) 也非常好,但是元大手續費太硬,及最大券商,不做線上匯撥其他券商太故意,拉低整體分數

富邦證券

口袋台股

e點通 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fbs

很爛,非常爛,看得出來,一家大型金控,拼了命全在行銷,廣告,客戶服務還不錯, 窗口還都找得到人,但是 App 爛到爆炸,介面很醜,功能雜亂,看盤介面,排版粗糙, 下單介面,按鈕排版混亂,像是想把桌面程式直接搬過來的設計方式,大約是 10 年前,把 web view, 整合在手機App 裡的樣子,應該是外包的,然後負責的人,一定是個大外行,完全不懂手機軟體。

手續費,一個月限額 100 萬 1.8 折,賣出6折,低收20元 (2),介面 (1),其他整合 (1),總分 4 分

元大證券

口袋台股

投資先生 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yuanta.android.nexus

使用介面優,調教細,歷史資料量可以回溯最多,看得出來,負責的單位或是部門,一定是專精這個領域的專家, 不像是外包做一次,就不太想管的垃圾 App ,持續的有在改善,可以線上質押,但匯撥其他券商,必須要臨櫃申請,作為最大的券商,這個好像有點故意。

手續費 6 折,業界最硬 (1),介面 (3),其他整合 (2),總分 6 分

國泰證券

口袋台股

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cathaysec.eservice

使用介面,比樹精靈好一點,不會再另外開一個背景報價服務,但是介面可以客製化的地方不多,看盤排版 比較像是針對老人,字很大,就是很大,App 介面和自己的銀行整合,可以直接匯撥其他券商,及質押

手續費 2.8 折 (2),介面 (2),其他整合 (2),總分 6 分

口袋證券

口袋台股

口袋台股 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pocketsecurities.twtrade

一個主攻線上的券商,有推薦機制,手機 App 製作精良,定期定額,更是可以每天都可以設定,介面排版,大多是原生的實作, 持續有在改進,專攻線上的券商,確實比較多的心力,可以放在交易平台上,目前的缺點,算是小眾,期貨,選擇權,都尚未開辦, 匯撥到其他券商,需要跑到板橋的公司臨櫃辦理,主打線上的券商,算是自欺欺人,目前我掛在善甲狼的群組裡,這個月手續費 1.8 折,算還不錯

手續費 (3), 介面 (3),,其他整合 (2),總分 8 分

永豐金證券

永豐金證券

大戶投 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sinopac.ismartstock

介面設計用心,用色,及字體粗細調和講究,資訊整合分層,先簡後繁,App 有用心調教,這個也應該不是外包,混飯的部門去執行的結果,我自己第一次接觸,永豐金的服務,意外的驚訝,算是不錯得使用體驗,定期定額的介面,稍嫌繁瑣,一個月只能交易 9 天,三組 3 ,6,9 日,每天都是獨立處理,沒有像是口袋證券,一個交易標地可以單獨設定,另外,可以線上匯撥其他券商,算方便,比口袋證券專做線上的還用心務實。

另外加分的是,有提供跨平台的 api sdk,可以讓手癢想寫交易程式的你,可以自己寫程式來玩,開通需要在網站上簽同意書,在交易時間,先使用模擬環境,預設下載憑證檔案的密碼,是自己的身分證字號,,叫用過 login 及 place_order 這兩個 api ,就可以算是這把 api key 已經通過申請及測試, 可以開始在正式環境下使用,和其他家券商對比起來,,流程算是方便。

手續費 一個月百萬內 2 折 (2), 介面 (3),,其他整合 (3),總分 8 分

總結

目前庫存,各家都有,但是,我自己目前,在考慮手續費的情形下,主力用口袋,永豐金,還有國泰,元大放一些,長期不動,也不質押的持股

交易成本低到高,口袋,國泰,永豐金

線上匯撥,永豐金,國泰

質押方便,永豐金,國泰,元大

以上供大家參考,由一個阿宅工程師的角度看這幾家券商的 App 比較毒舌的看法

Beginning

這篇內文,是在網路上,和板友閒聊的內容,大家對長期持股失去信心的取暖文

如果安慰有用, 那就幫各位加加油吧!

投資的路上,很多時候,都是很孤單的,有時籌碼好,有時籌碼爛,有時有搭到一些市場氣氛,有時候,像是市場的孤兒。

自己選擇標地的好處,是好壞自己承擔,甘之如飴,但是要承受的就是個股的波動, 還有風險,心理上,克服不了的人,比較建議就是一路 ETF 到底,不用管價格波動,定期不定額,永遠不需要擔心。

喜歡嘗試投資個股的人,需要風險的評估,事先擬定後續發展走往好壞的策略,公司的估值,未來的期待,經營者的品格,需要在投資初期,就評估好,並且持續的驗證。

驗證的那把尺在各位的心裡,每個人喜歡的不同,有些人喜歡公司高股息, 我個人,則喜歡公司把獲利再投入,推升公司未來的成長,或是實施庫藏股,把公司的股份買回,繼續提升公司的價值,美化財務。

個股投資很單純的是,覺得公司沒有達到當初自己預估的期待,可以選擇離開, 如果,覺得公司做的好,可以繼續走下去,也就繼續支持,因為承擔相對高的風險, 所以往往報籌會好於 ETF ,不得不說,這檔今年做空的話,確實報酬是好於多數 ETF 的,諷刺但又卻是事實。

未來的決定,還是在各位大大自己的手上

覺得實在是太爛了,XX娘,就是換股操作

覺得太磨人,太浪費時間,沒有台灣價值,那就轉 0050 或是 2330

對持股有信心,想支持公司繼續走下去,就繼續存,把它當其中一檔 ETF。

不要單檔 all in ,就放寬心,並且上面的答案,三選一,並且忠於自己,不要, 怪天,怪地,怪政府,怪藍白綠,怪美國,怪中國,怪世界

你才是自己做決定的人,回到當下投資的初衷是否已經改變。

Model Y

前些時候,特斯拉,發佈了新款的 Model Y ,台灣也開放了預定, 這個還是超過我自己的購車預算,

但是這次,有把方向燈撥桿加回來,外型有科技感一點,比先前那個肥呆樣好看些,好像這次 真的還行,就等川普的關稅大棒敲一下價格,看會不會再實惠一些了,再來就是每個人對伊隆馬的觀感了。

價值與機會

這裡討論一擋長期存股之一,看得到的大家隨緣,對我來說都只是簡單的紀錄

現在市場上,最棒的標地是台積電(2330) 和 鈊象(3293) ,對比三陽,大家喜歡抱怨配息過低,一起比較一下。

這個例子是要告訴大家,對比不同公司,該看的依據是不全相同的,你能在早期,越能 看到大家看不見得地方,能有的資本報酬機會就會越大,這也是一個未來的預估,但是結果未知,這樣才有趣。

台積電,大家眼中的模範生,簡單說一下他的情形,專注晶圓代工公司,資本龐大,硬體製造商,充分國際化,需要龐大的資本資出與投資,但是保持高度的成長性,配息率偏低

鈊象,軟體為主,硬體佔比不高,博弈高毛利,拓展海外市場有成,獲利保持高成長,因為資訊本質,資本及研發支出佔比不算大,配息率高

共通的優良特質

  • 國際化,外資能見度高,國際認同,資金青睞,估值接近全世界同質公司的估值

  • 產業護城河,具有技術,市場,品牌,各方的領先優勢,對手難以追趕,簡單說就是第一名

不同的特質

  • 軟硬體公司差異,資本支出所佔比例差異極大,也引響配息的能力,以及對手能跨入競爭的門檻

簡述好的資本延續,需要高度資本資出的公司,要能保持高成長,估值才能獲得市場認同,另外,公司有沒有國際化的經營,也決定是不是可以得到接近國際資本市場的估值。

綜合以上,對比三陽

我們這裡舉例三家公司來說故事,有兩個劇本,好的和壞的

好個故事就是三陽對比台積電, 壞的故事就是三陽對比聯電,

這裡對手就拿國內的光陽,和國際上的本田

這裡是說國際化的過程,所以先不討論光陽,但是有個打不死的對手,對股東來說,絕對是好事,像是公務員,沒有競爭對手,看看效率變的如何, AMD 如果沒有 Intel 這個對手,也不會臥薪嘗膽,力圖生存。

公司是硬體公司,有實體的銷售商品,需要品牌,工廠,通路,品牌管銷,後勤維護,所以要有高成長, 必需保持相對高的資本投資,目前看得到的就是吳董開外掛,大投資,可是大家把他當傳產, 廈門廈杏廠的擴廠投資,及高雄亞福儲能,世界第一家鋁電池生產基地

壞的故事:

  • 目前資本資出失敗,在中國的投資被對岸收割,在高雄投資的鋁電池,也成為失敗的產品,在越南的工廠,也處處發展受到刁難, 市場也擴展不順利,遲遲無法做出,符合台灣,東南亞,歐洲市場,符合道路騎乘,外型優,性能佳及方便性的產品,或是如特斯拉, 或是 Apple 創造市場

  • 在國際市場,一直和本田維持巨大的差距,無法靠近

好的故事:

市場目前沒有 price in 的部分,也就是我覺得依舊有利可圖的地方

  • 市場給予,相當於傳統產業的本益比,沒有考慮到,他龐大的資本資出,未來可能帶來的成長性,賺的錢,沒有變不見,只是變成 吳董喜歡的樣子,這也是長期最大化股東獲利最好的方式

  • 品牌價值,未獲得認同,在外資的眼裡,機車的品牌,還沒有得到認同,只當成一般代工廠給估值,品牌是更久遠的存在

  • 國際市場上,擴展有成,市佔率逐漸提升

  • 如特斯拉,Apple 般,創造出新市場,科技化,增強越障大輪徑,外型優,置物,機能空間優的載具

回到過去,假如有 70 的台積電,70 的鈊象,70 的聯電,可是未來未知,你會想存哪一個 ?

機車用藍芽耳機對講機

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想法,要解決的問題,就是常常看到機車騎士 前後座位,使用的藍牙耳機,可以用來在一般的長短旅程中,可以用來對話用, 不用打開安全帽,前座的騎士不斷地轉頭跟後座的夥伴,對話,或是討論事情, 支援對連,到可以一整群連線對話的都有,價位由 一千多到ㄧ萬多也都有。

實作初衷

  1. 使用一般的無線藍牙耳機,只解決對連的對話,一組藍牙無線入耳耳機,兩耳 完全獨立有喇叭,及麥克風。

  2. 耳機連上手機後,前座騎士戴一耳,另一耳給後座乘客戴上

  3. 前,後座兩耳,都只有連線到同一支手機即可,前面說話,兩耳都聽得到,後座說話,兩耳也都聽得到

想法就是這麼簡單

一開始,我先用 react-native 來實作,使用 react-native-webrtc 的模組簡單驗證,建立兩個假的 Peer Connection ,audio 串入其中一個連線,當成 remote stream ,其他的模組會自動處理,用起來像是 audio 廣播一樣,但是就在弄得差不多,沾沾自喜的時候,發現一般手機都有這個功能,烏龍了 XD

這裡介紹一下在 Android 手機上,怎麼使用

這是 Google 官方的參考頁面 頁面標題是 Android 無障礙工具說明

https://support.google.com/accessibility/android/answer/9157755?hl=zh-Hant

簡單說就是無障礙工具裡,就有這樣的方式去把自己的藍芽耳機當廣播使用,機車騎士和後座, 你一隻,我一隻,就可以當對講機了。

Pchome

2024-03-18 來更新一下,今年第一擋,已經停損完了

QQ 今年第一擋停損的標地,還蠻平常的就是了,我都是抓大約,成本的 10 ~ 15 % 為停損的底線,只要打到,進場時訂下的底線,價格打到後, 我自己的策略是不留戀,就是分批在市場能容納下的程度,出場

會持續觀察,但是原則上,就是找尋更有機會的標地,共勉之

停損是很重要的一門課,可以控制投資最大的虧損,投資標地,如果成功離開成本區後, 獲利放大,就是讓他盡情的奔跑

順便分享一下,停損過的標地

8450 霹靂,沒錯,就是那個傳統布袋戲的公司,當初持有理由,支持本土文化,停損理由,持股多年,打到停損,後來有元宇宙,及 NFT 的題材,炒上去,沒賺到

8033 雷虎,搖控直升機,汽車的廠商,當初持有理由,我喜歡自製 fpv 多軸穿越機,所以要支持唯一有上市的相關公司,停損理由,持股多年,打到停損,後來烏俄戰爭爆發,股價一飛沖天,不後悔,紀律重要,如果再起不能,就沒機會在這裡繼續分享了 XD

這是過去有停損過的標地分享,反正一回生,二回熟,紀律操作,好的公司,只要經營者,初衷不變,獲利離開成本區,我只有看到市場瘋狂,或是產業環境已經改變,才會離開, 不然絕不釋出持股,好公司,會穩定的成長,越久,倍數越高,自然成為你的持股基本咖

PS: 什麼是市場瘋狂,大概就是如果是 AI 類股,本益比超過,世界上最強的 AI 公司 NVDA ,如果是電商股,本益比超過世界上最強的電商 AMZA ,籌碼出現噴出, 我就會擇機 15 天以內離開,大概依此類推,做電力系統的公司,藥局,通路商等等,都是一樣的概念,最後籌碼噴出會有超額的利潤,好好把握。


2024 年了,當然要來點不一樣的

網路家庭,代號,8044 目前股價 44.2

民國112年現金增資 16000 張,40.1 元

民國112年庫藏股 1900 張,70 元

民國110年私募 9376張 106.65 元

民國110年庫藏股 1230 張,88 元

民國104年現金增資 7000 張,358 元 (你沒看錯,是真的 358 元,整個悲劇)

過去這兩年,獎勵員工配股 1100 張,但是太多人離職,收回註銷 571 張

真是非常慘烈,但是現在的價格,應該有贏這 15 年的股東成本,外資,更是被當韭菜,一路由 500 多元 4.8 萬張,被割到現在 1萬5千張

外資應該整天都在罵髒話

想要跨足電商的企業團體,不用搶,天天都便宜,直接併購比較划算喔, 過去股東都賠了 15 年了,這時候進場,成本狠 K 過去股東, 台灣公司, 因為不像歐美的公司,只要公司虧損,就會下台負責,員工也會裁員減薪。

所以改善牛步,是一定的,非常適合併購

國外的電商,亞馬遜已經上太空了,我們台灣的電商還在殺豬公

國外電商開發能量,在 github 上,已經有數不清的 open source 專案

台灣的電商還在網頁改好沒

國外亞馬遜的 CEO 是連續創業家

台灣電商 CEO 說,書本上都有答案

PS: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討論,投資請自行評估風險,自負盈虧,謝謝,XD

Intel

INTC Intel 目前 35.55 USD/per share

Intel 是一家相當有名歷史悠久的科技公司,也經歷了無數個景氣的循環, 相信過去從來就沒有這麼慘過,近年兩個重大錯誤的決定,一個是完全放棄 手機的市場,讓他缺席了一整個智慧型手機的世代,也就是 HTC 崛起到墜落換成 Apple 的崛起, 另一個,則是放棄 GPU ,顯示卡的業務,

讓他股價近年, 表現完全像是殭屍一樣,在美股裡,可有可無的存在,長期存股的族群,應該早就放棄治療了

接下來就是我長投的理由,和初衷,優點及缺點的比較

正面因數

  • 大股東持續增加籌碼,CEO 和高層,都有買進公司持股

  • 股價在 10 年線以下,這時候,成本輕鬆打贏存股前輩

  • 晶圓代工和 IC 設計業務分拆後,估值沒有道理低於 AMD

  • 接下來的製程進度,若能實現,有轉機

  • 2023 年底 2024 年初,Meteor Lake 處理器(第一個整合 APU 處理器)

  • 下一代 Gaudi 2. 和更多 embedded and edge application 整合晶片方案

負面因數

  • CEO 太愛嘴了,嘴巴太秋,有時候,很難估到底真的有進展,還是只是愛說大話

  • 確實業務下滑,有待轉機

對比公司

  • NVDA 這個估值已經在天上了,沒什麼好買的

  • AMD 這個估值也是不低,INTC 現在比他還便宜

PS: 以上純屬個人分享討論,投資請自行評估風險,自負盈虧,謝謝,XD

Intel N100

現在要買一片 Raspberry Pi 的板子,價格已經漲到天邊了, 價格一直沒有真的降下來,已經停了很久,5 代今年不會有消息。

價格全球透明,很多 3C 產品,美國的雅馬遜直接送來台灣,有蠻多直接都是台灣的價格打七折,8折,上次買的 netgear poe switch 接近 5折,實在是忍不了,馬上衝動下去,刷回來。

這台小電腦,比 intel 的 NUC 系列 效能再鳥幾級,處理器是 Alder Lake-N100(4C/4T) , 直接有 usb3 , m.2 ,sata 介面,兩個 HDMI,藍芽,WIFI6,另外還附 Windows 11 Pro OEM 的版本 筆電型記憶體,直接上頂可以到 32GB,m.2 的 ssd 價格非常的香。

台幣約 5850 左右,16GB 記憶體,512 GB m.2 ssd,直接比市面上一堆 NAS 的算力還好很多,跑個 k3s 也非常輕鬆。

應該可以拿來做不少事情

Why Sym

有網友問到,為什麼兆豐龍頭ETF看得起三陽將其納入成分股,怎麼沒把和泰也納進來呢?

這裡簡單比較,大家蒙著眼睛不喜歡看到的現實

2207 和泰車 2206 三陽工業

EPS

2207 2022年 EPS -35.39 元

2206 2022年 EPS 3.93 元 (鄉民眼瞎看不到)

品牌價值

2207 在台灣是豐田代理,民眾無腦支持,未來成長有限,股價高檔,再成長能反映有限

2206 汽車代理品牌每年微幅成長,目前在底部,機車自有品牌,也有為國外品牌代工

營收

2207 ,26 年新高,26個月新高

2206,26 年新高,310個月新高

goodinfo 連結 https://goodinfo.tw/tw/StockDetail.asp?STOCK_ID=2207 ,https://goodinfo.tw/tw/StockDetail.asp?STOCK_ID=2206

投資事業

2207 和泰集團,汽車銷售相關

2206 三陽集團,農林(碳權),亞福(鋁電池),土地房地產資產活化 (題材性佳,本質亦有實質利益)

奇異點

2207 電動車,擊敗特斯拉 (幾乎不可能)

2206 機車擊敗日本 honda (短期不可能) ,亞福鋁電池成功,電動機車後來居上,賣到全世界,世界的三陽

對岸的認知作戰

現在資訊獲取管道非常多元,實在是太久沒有看新聞了,或是查看臉書

不知不覺,目前臺灣的媒體通路,被對岸滲透的異常嚴重,臉書,mobile01

更不用說,中時,聯合,長期為對岸宣傳的媒體,國民最好還是要培養

對事實的判斷能力,現在看到的都不見得是真的年代,很多,基本上,只要是散播 投降言論,或是認知上,不斷對彼岸吹捧的,基本上,可以當成彼岸的認知戰的打手,無需判斷, 隨著彼岸的壓力。

有些事情,還是先做好準備,備戰,不停的備戰,才是防備的最好方式,望周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