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,離開前東家,老長官送了一支 cherry 鍵盤給我,一直放在家裡搭桌機用,那種感覺算是不錯,對木手的我,算上是奢侈品了,後來因為有人抱怨聲音吵,又沒注音符號,只好黯然的收起來放櫃子。
現在回頭看看機械鍵盤的價錢,還真是敗不下去,直到看到 Ducky DK 1087 後,先是翻翻資料,有人抱怨,鍵鈕不穩,鍵盤右邊托盤有異音之類的,雖然心裡也猶豫一下,不過看在是 MIT 的份上,就沒想這麼多了,最多就算是支持國貨!
真正開箱後,打了三天,我又訂了一把 (自動買 899 元比較便宜),真是好打,公司,也擺一支接 notebook
有時候,別人覺得是爛貨,對我可能是個寶,很多事物,只有自己試過才知道,別人說鍵帽不穩,我那把舊 cherry 也是搖的厲害,但我是要按它,又不是要搖它,又有一說是有異音,我放在桌上打,也不是要像星爺七大武器之首的摺凳,拿來打架
總之,對我來說,只能說,便宜好打,對你,還是自己試試,看他,能不能成為你的兵器 ;-)
烏克麗麗整理
好期待 Golang 1.1 新的 scheduler
很期待,新的 golang scheduler
Go scheduler update
這一台要是可以裝 Debian 應該不錯
go get like npm
在 Go 下面想要安裝套件,可以像是用 node.js 的 npm 安裝不加 global 的參數,做本地端的安裝嗎?
建立 shell script gopm 放在您的 $PATH 中的路徑
#!/bin/bash
# Uasge:
# gopm get some package from github
# gopm run yourmain.go
OLDGOPATH="$GOPATH"
export GOPATH=$PWD
go $*
export GOPATH="$OLDGOPATH"
或是都是在本地端開發,不太在意覆蓋原本的 GOPATH,直接像是加在 .bashrc 的環境裡
alias gopm=‘export GOPATH=pwd
&& go’
只要用 GOPATH 這一個環境變數,就可以達到了,所以這樣設定以後,執行的時候,就會用目前的資料夾當作,GOPATH ,套件也就都會安裝在執行時的目錄
執行程式測試的時候也一樣,假設叫 gopm ,就用 gopm run yourmain.go 就可以了
安裝需要的套件和 go get 一樣,例如在所在專案路徑安裝所有相依套件,原本打
go get
會裝到 GOROOT 路徑下
換成打
gopm get
因為加了目前專案路徑($PWD)為 GOPATH ,所以安裝到目前的資料夾下
PS: gopm 只是我自己隨便取的,文件及 source code 裡是有提到,不可以和 GOROOT 同一個資料夾,不過這不是廢話嗎 XD
UPDATE: 在 mail list 上面當小白後,GOPATH 不要去覆蓋他,會影響到整的 GO 環境 build 變數,以我目前的了解會用暫時覆蓋的方式,有比較好的方式再來更新
nodejs on raspberrypi
turn you raspberrypi to ippbx
官逼民反的年金
最近幾天,最大的新聞應該就屬政府推出的年金改革方案。
基本上,就是小學生都會解的應用數學,就是沒錢了,就跟父母要錢
上一代給我們房價高漲,薪資倒退,我們還是繼續麻木不仁,也讓下一代最終要承受被掠奪將近20% 的薪資所得,這樣稱之為改革
公教人員少的是存款利率,勞工朋友要多繳的是將近薪資所得 20%,還每年 0.5 % 的方式增加,讓你比較不會痛,反彈才不會太大,勞工朋友想想你的後代吧 ! 你有什麼臉面對後代
軍公教,少的是存款利息
勞工少的實實在在的收入,真的沒看過比這個更土匪了,企業或組織好歹也是收入減支出,在繳一定稅率,勞工是你營收多少,就用營收去繳稅,這樣,名叫勞工的這一間公司一定倒
最不負責的人莫過於此
核四給他轉,反正,以後有核廢料問題時,我應該不在人間了
年金先給他領愈多愈好,反正領到我死之前,國家應該不會倒
先想辦法,讓年金不倒,先繳錢來就對了
當政府提的退休年金方案,比商業保險公司的儲蓄險還差的時候,實在看不到理由要把退休金存在政府機關
ps: 覺得我的部落格,愈來愈像苦勞網 :-)
誰是炒房最大咖
大家真的不要亂怪建商了,他們只是依照政府規劃的政策討生活而已
就和你現在上班,或是做做生意是一樣的意思,台灣的房地產為什麼只漲不跌,其實一切都是政府的規劃,或者說明白一點,該說是政客的規劃。
台灣和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,不是土地價值,不是人民所得,真正的不同是政客,把土地房屋,操作成投資工具,或是政治利益,土地及房屋維持的稅率,相較其他國家,遠小於實際的資產增值利益,政客的利益,除了各種公共支出外,最大的利益,就是,農地,變建地,建地,變工業區,再變住宅區,最後成了商業區,有些地方,比較沒人管的,都是直接保護區,變更成住宅區,其實沒什麼城鎮開發,一切都是利益
當全台灣,最有利益的事情,是炒房的時候,科技大老不思新創,只炒房,軍公教不思公民利益,炒房,人民百姓,也知道,如果什麼都不做,現在不買,以後也買不起了,或是多買些以後還可以養老,不知不覺也加入了炒房的行列
一個基本的政策,就是房屋土地的稅率,不成比例,這可是政客最大的財庫,所以眼睛就會自然變瞎,每個政黨皆然,不然你以為,選舉這種勞民傷財,花大錢,賺一點點的薪水,這種賠錢生意有誰會做,拿錢被逮,都叫作政治獻金。
稅法的例子,舉汽車的稅率,就很少有人拿來投資,除非真的 “愛”,自然汽車就會備,規類是一個負債,不會是投資工具
房子的稅率,是政府刻意讓有限的土地資源變成投資工具,或是成為政客的政治利益
最後放兩張圖,工業用地,蓋豪宅,政府一天到晚打著拼經濟的名義,收括人民財產,再假開發之名,再整個給某某有辦法的人端走,已經進行很多年了,會不會停,應該不會,因為制度使然